2022年5月2日晚7點20分,專題報道《塞上新長征、寧夏新跨越》正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在該報道組織的采訪中,有一段來自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楊凱迪同學個人視角的講述:“這就是我的學校,她漂亮嗎?我們在這里上學還可以減免一些學費,這是我們學校的數字化實驗室。當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實驗室的時候,我想都沒敢想,因為曾經我的家鄉,根本沒有這些優良的設備,但現在我們竟然可以上手試一試,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伴隨著楊同學的講述,上海市中小學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中心二十年來精心打造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教學儀器——朗威?DISLab映入全國億萬觀眾的眼簾。DIS——上海創造,這個兩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三獲世教聯創新大獎的產品,已作為我國教育現代化的標志,與偉大的塞上新長征牢牢地聯系在了一起。這是上海市中小學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中心的榮耀,同時也是整個中國教育裝備行業的榮耀——教育興國、裝備先行!科教用我、不負使命!
背景篇
走近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創辦的一所面向寧夏南部山區招生的全日制、寄宿制扶貧高中,學校現有教學班108個,在校學生6000名,教師439名。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自2003年創辦以來,始終堅持扶貧教育、民族教育和優質教育的辦學特色。學校專門招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學生,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適當照顧錄取,讓貧困家庭的學生到城市接受優質教育;所有錄取學生免收學費、住宿費,并給農村戶口學生每年提供1000元的生活補助費;全校40%農村戶口學生每人每年享受國家助學金1500—2500元,讓最貧困家庭的優秀學子獲得資助,每年全校國家助學金和農村生活補貼總計1095萬元;學校還聯系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資助學,創辦了各種資助班,大部分家庭貧困學生受到資助,使來自山區的優秀學子在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得到保障,保證了家庭貧困學生順利完成高中學業,跨入高等學府,實現人生理想。
DIS在六盤山高中
2020年底,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對已經使用了近20年的理化生老舊實驗室進行升級改造,引進了由上海市中小學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中心研發、監制,遠大教科制造的朗威?DISLab數字化實驗室。該數字化實驗室采用“傳感器+計算機”的基本模式,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在遠大教科的高質量服務支持下,該數字化實驗室不僅很好地兼容了學校原有的實驗器材,更憑借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整合大幅度提升了實驗效率、數據精度和探究廣度,顯著促進了學生對高中階段理、化、生學科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并通過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機會,有效培養了學生面向數字化時代的自學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番外篇
DIS——上海創造的漫漫征程
2002年,上海教委果斷決策:為完成國家交付給上海的課改試點目標,責成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課改辦,以上海風華中學為基地,聯合山東遠大共同組建國內首家研、學、產、教一體化的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究機構,著名物理實驗教學專家、風華中學前校長馮容士特級教師受命出任中心主任。同年6月,該機構開始運行,兩個月內即按照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的規定完成初代DIS產品研發,達到教材要求并于當年8月底投入53所課改試點學校的教學驗證。
2003年,DIS被引入《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并被寫入人教版等多部國家級課改教材。
2004年12月,DIS數字化實驗系統順利通過上海市教委組織的課程教學鑒定。
2010年,DIS數字化實驗系統在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應用項目榮獲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2013年,DIS項目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
2014年,DIS項目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4年、2018年、2020年,DIS的三個獨立創新產品:無線向心力實驗器、“賽靈格”小學科學實驗及探究系統、空中實驗室三度榮獲世界教具聯合會(Worlddidac)的雙年創新大獎,并包攬中國教育裝備行業的全部國際榮譽。
20年間,DIS經歷了八次大規模升級,已完成了脫胎換骨的改變。目前該系列產品擁有國家專利128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116項。目前除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之外,高中化學、生物課程標準,義務教育物理、化學和科學課程標準以及十余套小學和初、高中教材均編入了以DIS代表的數字化實驗方案。上海研發中心研發、監制的DIS數字化實驗產品的全國用戶已逾萬家。
時至今日,已至耄耋之年的研發中心主任馮容士特級教師依然精神矍鑠、干勁十足。即便疫情嚴峻,依然每天致力于DIS數字化實驗的創新發展。按照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規劃部署,DIS將在上海未來的教育數字化轉型工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海DIS研發中心馮容士主任近期工作照
——資料來源《DIS——上海創造》
書籍詳情請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eD49W8fvB45rFw5dEQDz0Q